复合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复合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复合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复合面料资讯

复合面料资讯

西北蚕桑产业大县石泉:走出产业致富路

城南二哥2022-12-06 15:34:05复合面料资讯518来源:复合布料_复合面料网

  桑葚采摘园里,陈兴凤摘下新品种桑葚“白珍珠”,收获甜蜜;脱贫村中,59岁养蚕大户赖珍彩给她家的幼蚕铺上新桑叶,播种希望;山坡上生态民宿里,返乡创业青年陈泽勇,忙着整理自家后院,要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悠闲院落……

  夏日的阳光倾泻而下,撒向秦岭山城陕西石泉的山峦河谷。云雾山下、鬼谷岭旁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陕西省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穿县城而过,早在西汉时期就是蚕桑丝绸产业的重要产区。历史上,秦岭的子午古道和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相通相连。通过这条秦岭南北相通的古道,石泉等汉江流域的蚕丝、茶业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再从长安经丝绸之路,直达西欧。如今,石泉现有桑园面积7万多亩,养蚕农户近万户,是中国蚕桑之乡、西北蚕桑大县。2021年,石泉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8亿元。

  农民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粤葚大十、红果、白玉王、白珍珠......在池河镇明星村,占地250亩的醉美桑海博览园里,10多个品种的桑葚迎来采摘季。除了来园区体验采摘乐趣、尽享田园风光的游客外,还有三三两两的当地村民穿梭在桑葚树间,收获属于他们的甜蜜。

  “我摘一天桑葚的工钱是100元。整个采摘季20多天,如果每天都来干活的话,大概能收入2000多块钱。”今年40岁的陈兴凤,是明星村的村民,除了桑葚丰收季,每逢冬季,她和其他村民还会来园子给桑树剪枝、刷白防病虫害,也会有一部分收入。

  “我和老公都在园子打工,他有辆三轮车,平时还给园子拉生产物资和水。去年,一年下来,我们拿到了2万多元的工钱。”陈兴凤说,这几年村子变化很大,产业兴旺,“我们在自家门口打工,也能照顾上家里的大小事,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整个采摘季,我们得雇佣100多村民来园子帮忙摘果子。土地也是我们通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农民的,我们有资金、技术和市场,我们把产业带动起来之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风险降低了,农户的收入也挺高了。”明星村醉美桑海博览园负责人宋世兵说。

  “养蚕专家”致富不忘乡亲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

  1984年,这个秦巴深处的小山城里,一个普通农民在河床上淘金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珍贵文物——“鎏金铜蚕”,经鉴定为西汉时御赐养蚕大户的奖品。如今陈列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在石泉,养了一辈子蚕的父老乡亲不在少数。同样也是在1984年,赖珍彩开始和丈夫尝试养蚕。让她也没想到是,38年的养蚕路,让她成为了村里的养蚕示范户,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养蚕专家”。

  “去年,我和老伴养了60张大蚕,700多张小蚕,一年下来收入达15万元。”今年59岁的赖珍彩,一说起养蚕,脸上就绽放出了笑容,“政府不仅给我们养蚕补助了3万多元,还免费提供了蚕架和一套温控设备。”

  赖珍彩自己养蚕致富的同时,也不忘乡里乡亲,经常上门指导村里其他养蚕户,分享育蚕经验。

  赖珍彩认为,自己在蚕桑产业的后续开发上还做得不够,以后想在桑叶茶、桑叶粉等食品制作上下功夫,让蚕桑产业升级增效。

  “养蚕让我们过上好日了,希望我们今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赖珍彩说。

  “新农人”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

  放眼望去,明星村漫山遍野密植桑树。顺着桑园间蜿蜒曲折的小路,来到一个小山坡上,迎面而来的是耸立的三层小洋楼,这是返乡创业“新农人”陈泽勇的家。不时有前来享受田园风光、吃农家美食的游客进进出出。陈泽勇的目标是要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生态农庄。

  2014年春,30岁出头的陈泽勇离开石泉,到省城西安的建筑工地上开始打工生涯。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他,后来又辗转郑州、南宁等城市打拼。2021年,他做了人生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返乡创业。

  “因乡村振兴,这几年家乡的桑蚕产业发展迅速,村民腰包鼓了,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陈泽勇说,村里的变化让他感觉到家乡才是他施展抱负的天地。

  去年,在自己家原有的宅基地上,陈泽勇花了3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3层小洋楼,一楼是大厅和厨房,二楼有按宾馆标准设计的13间民宿,三楼为游客吃饭的包间。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每天营业收入1万元左右。”陈泽勇说,农庄正在修缮阶段,周围还要种上绿植和花草,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度假空间。

  “我有信心把自己的农庄做好!”陈泽勇想把自己回乡创业的经历,分享给在外地打拼的同村青年人,希望他们也能回家创业,把家乡建设地更加美丽。

  “养蚕是我们村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自从脱贫后村里开始做桑旅融合,已建成500亩果桑采摘园、200亩桑品种园。村里种植了12个品种的果桑,养蚕近6000张。“明星村党总支书记刘家满说,村民去年人均收入已突破2万元,村里养蚕收入和果桑加工收入超过1亿元。

  “依托蚕桑旅游,带动老百姓增收。”在谈及乡村振兴的目标时刘家满说,“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返乡参与产业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挣到钱,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石泉借助“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和当地蚕桑资源优势,已经打造出了从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到各类蚕桑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桑枝食用菌、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在这个秦岭山城里,随着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以及蚕桑生态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广大蚕农又多了不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AAAFNJKIYO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