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技创新仍处“三跑并存”,这四点建议值得关注!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链和校企合作融通创新……纺织行业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暨产业用纺织品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致力于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的交流平台。
8月10日,“纺织行业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暨产业用纺织品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纺织行业现代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喷墨印花技术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纺纱技术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抗菌纺织品重点实验室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原副校长高卫东,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传雄等行业领导及嘉宾出席会议。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行业相关高校及院所的专家和负责人,重点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代表等约180人共同参会。上午的会议由中国纺联科技发展部科技创新处处长冯丽主持。下午的会议由中产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祝秀森主持。
会议发布了2021年纺织行业创新平台名单及纺织行业创新平台(2018年)评估通过名单。
2021年认定纺织行业创新平台13家,其中:嘉兴学院“纺织行业仿生功能纤维重点实验室”等7家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纺织行业特种防护技术创新中心”等6家纺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纺织行业纱线及其功能化重点实验室”等18个重点实验室、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纺织行业环锭纺纱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评估。
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及纺织学科情况,他指出,在国家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成为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推进纺织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动力,对于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针对行业科技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创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基础,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二是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构建质量和效率优先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实现产业用纺织品技术体系自主可控;四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此外,在目前“双碳”发展战略背景下,行业科技工作者需要更加关注低碳和绿色技术体系研究;对于行业企业来说,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和发展ESG,以更好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01
夯实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传雄表示,严进严管将成为纺织行业创新平台建设新要求,跨界融合将成为创新平台建设新方向,协同互动将成为创新平台主体参与新方式,数字绿色赋能将成为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新路径。
张传雄谈到,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依然处于以跟跑为主的“三跑并存”状态。未来,纺织消费品多功能化开发、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研发、高端纺织装备开发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将成为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四大方向。
“科研平台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汇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平台建设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付少海指出,高校可通过建设学术委员会、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队伍、相对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设立相关课题、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等,完善科研平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江南大学的新科研成果包括:夜光纤维制备及标准、浅色导电纤维、废弃聚酯回收及利用、新型纺纱技术、多通道数控环锭纺纱设备及全色谱彩色纺纱技术、浆纱技术、经编装备集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针织设计与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潘如如表示,希望这些科研成果可以在产业应用方面得到深入合作。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中产协总工程师李昱昊主要介绍了行业科技工作概况,并谈到,行业科技成果的确认和科技类奖项荣誉,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争取各级科技及政策支持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准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掌握话语权的重要工具。有利于保证产品、工程、服务质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沟通衔接,提高企业管理基础,加强国际交流和贸易合作。“十四五”期间,行业将围绕产业用纺织品《指导意见》中五项重点任务及八大重点领域展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ESG指标体系及能力提升平台,也是行业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梁晓晖表示,当前,全球对(企业)责任发展的重视程度在持续增加,推动责任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应用,ESG体系已具有了通用、量化、全面、系统等基本特征,目前市场对本地化的ESG支持工具的需求与日俱增。
02
深耕绿色体系研究,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先进印染技术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源动力,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节能降耗,促进行业发展。同时,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行业贡献。
“目前,先进印染技术得到了大力研究和发展,部分技术已经成熟并产业化(如酶退浆、活化及催化低温漂白等),部分技术已经建立了生产示范线(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技术、棉针织物平幅连续染色技术等),部分技术还停留在研发阶段(如结构色技术、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等)。”东华大学研究员、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红根据纺织品印染加工流程从前处理技术、染色技术、功能整理技术、生物质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印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方向。
原液着色技术是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重要研发方向。付少海分享道,针对粘合剂与颜料共混体系应用存在的问题,学院研发了纳米包覆颜料(新型着色剂),着力探索涂料印花和浸轧连续染色关键技术、喷墨印花墨水及其印花工艺;利用“湿法纺丝纤维原液着色关键技术”开发了高稳定度纳米颜料,建立的模型成功预测了纳米颜料在纤维中的分布状态及其对纤维颜色、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提升着色纤维的品质提供参考等。
03
奋楫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成果转化与跨界发展
功能性纤维材料、纺织结构材料、航空航天纺织材料……加强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转化,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
如今极端环境频发,传统户外降温产品难以满足极端湿热环境下的人体降温需求,降温服饰将有巨大市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双聘教授陶光明表示,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与健康智能化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分级设计的无源降温超材料技术,可在户外暴晒环境为人或物实现零能耗的辐射降温。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从一颗高分子颗粒到一块布”的全流程示范线,正在多个国家级平台的支持下进行深入研发和应用。
纤维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细化,借此可以提升应用性能,拓宽应用领域。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丁彬从一维柔性陶瓷纤维、二维纤维膜材料、三维纳米纤维气凝胶,重点阐述了“功能纳米纤维材料”的技术原理与应用情况。他介绍到,把陶瓷纤维做的比丝绸还柔软,用这种柔性陶瓷纤维做成的隔热材料,可克服传统颗粒隔热材料易脱落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等众多领域。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黄锋林以“功能性纤维材料研究与产业用纤维制品开发”为题,分别介绍了团队对纤维隔膜材料、抗菌抗病毒功能纺织品的研究及产业化。他谈道,锂硫电池的高比容量使其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候选者,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物理磁控沉积技术对隔膜进行改性,可有效降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性能。
航天器用纤维及织物材料需具备复杂的结构构型与多样的编织形式,同时,复杂的空间射线、高低温、高真空等服役环境对纤维提出多指标要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资部副总师高鸿表示,在航天材料的应用转化中,需要以材料为维度,依据材料种类和应用背景建立材料评价体系;以环境为维度,依据环境对敏感类材料建立数据和评估方法,建立材料—工艺—设计协调配合、迭代式验证模式。
3D编织材料具有结构高性能化/多元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大尺寸复杂构件净成形、面外性能优异等优点,是与增材并行的主流制造技术。江南大学研究员、工学博士张典堂以“先进3D编织材料及在航空航天深海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说到,未来将致力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材料—结构—功能多尺度设计、多场耦合环境下3D编织材料损伤机制及量化、预制体结构精细调控及成形装备自动化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纤维新材料以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优势替代传统材料,为纺织行业实现价值提升提供重要路径。正如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蒋高明谈到,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迅速融入“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行动计划,以“双循环驱动·多维度创新”加快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核心技术的攻关,提高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AAASDFERGTR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