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纺织业概况
潍坊的面料工业起步较早。西汉时期,临朐等地所产丝绸已通过“丝绸之路”行销西域各国。明代初期,潍县、青州一带的面料业已初具规模,当时为土纺土织,以手摇车纺线,以足踏机织布,生产效率低下。1904年(清完绪三十年)后,机纺棉花纺纱线输入潍坊,土纺纱日趋减少。1907年(清完绪三十三年)潍县寒亭村张瑞芝从日本输入6台足踏织布机,试织宽幅土布,销路颇佳。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元年,潍县东乡织户从天津购进织机数架,传习织造方法,出品精良,销路甚广。于是继起者风起云涌,不数年间,沿潍河两岸穆村、邓村、石埠、驸马营、眉村等地,几无不以织布为业者。”1934年以后,潍县织布业进展到鼎盛时期,共有织布机9万余台,号称“十万大机”,从业人员达20万人,年产布2000余万匹(每匹约30米),有白布、色织布、条布、斜纹布、蚊帐布等150多个品种。产品除销本省外,还远销河南、河北、甘肃、四川、东北各省等20个省、69个城市和地区。其他各县面料业虽有,但为数很少,且系土纺土织,农闲时生产,赖以餬口,形不成产业。1938年,日军侵入潍县,机纺纱来源断绝,城乡织户大部停产。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潍坊,面料业继续遭受重创,至1948年潍坊解放前,年产棉布仅3.3万匹。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面料工业得到恢复和进展。 1953-1957年,对私营布料企业及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全民全部制和整体全部制的转变,广大职工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1957年完成工业产值6508万元,1949-1957年平均年递增36.4%。 1958年4月,潍坊个现代化面料厂--潍坊棉花布料织厂动工兴建,1959年12月建成投产。但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面料工业出现了“高指标、浮夸风”;加之农业歉收,棉花减产,面料原材料奇缺,有些企业被迫关、停、并、转。至1962年,全市共关停企业13个,下放职工6905人,占当时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完成工业总产值2140万元,仅为1957年的三分之一。1963-1965年,面料工业贯彻中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停产企业逐步恢复生产,1965年实现工业产值7947万元。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布料企业几度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产量大幅度下降;但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下,个别企业和项目仍旧取得了一些成绩。潍坊棉花面料织厂设计试验成功“圆盘型抓棉机”;潍坊毛面料厂试制成功新产品“粗纺毛呢”;潍坊染厂“涤棉染整生产线”建成投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中心“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加了企业活力,面料工业进入新的进展时期。到1990年,面料工业主要发生五大变化: 一、生产进展呈高速度。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09亿元,和1980年相比,10年净增长8.37亿元,年平均递增8.4%(不含丝绸)。 二、生产门类更加齐全。在原有纺、织、印染、针织物物、丝绸等行业的基础上,新进展化学纤维、棉复制品、棉线带、毛面料、麻面料、面料机械等行业。10年间,棉花纺纱线锭从1.47万枚增加到50.37万枚;纱产量自给有余,实现了化学纤维(粘胶纤维)产品从棉短绒到浆粕、粘胶纤维、纺纱、织布、印染整理的一条龙生产。面料机械、配件也基本上能保证面料工业的需要。 三、生产手段更加现代化。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设备和先进的治理经验,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都达到一个新水平。棉花面料业采纳气流纺纱、尘笼纺纱新技术;棉织业采纳电子分条整经、剑杆、喷气等无梭织机;印染业实行高温高压上色、圆网印花、连续蒸煮、漂炼、轧染、树脂后后整理、预缩等新技术;针复制业使用经编机、自动织袜机、电脑操作的提花圆机、横机和电脑绣花机等先进设备;毛面料业采纳环锭纺、自捻纺以及现代化后整理技术;化学纤维业充分利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 四、企业布局更加合理。1978年以前,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潍城区。至1990年末,全市12个县(市、区)都兴建起相当规模的布料企业;乡镇、村办布料企业更是星罗棋布,以昌邑县为。 五、外贸出口迅速增长。1990年完成出口交货值5.87亿元,比1978年的2581万元增长21.7倍,居潍坊各行业之首。 1990年全市有县以上独立核算布料企业78个,按经济性质分:全民全部制38个,整体全部制38个,合资企业2个;按生产门类分:棉花面料业
#p##e#10个,单织业15个,印染业3个,棉制品业4个,棉线带业1个,毛布料业6个,麻面料业3个,针织物物业8个,工作装业15个,化学纤维业4个,面料机械业9个;有3个企业是国家二级企业,21个企业为省级先进企业。全市共拥有主要布料设备3.63万台,固定资产11.06亿元,职工7.42万人。 至1990年末,全市布料品共创国家金质奖1个,银质奖4个,部优产品42个,省优产品103个。主要产品产量:1990年年产棉浆粕2.96万吨;粘胶纤维1.25万吨;丙纶长丝1228吨;纱6.51万吨;布4.25亿米;印染布1.67亿米;针棉织品(折用纺纱量)7912吨;呢绒236万米;麻袋2382万条;毛线961吨;桑蚕丝226.09吨;丝织品1079.77万米。 布料工业是潍坊市起步早、进展快、规模大的行业之一,已经形成化学纤维、棉花布料织、印染、针复制、毛布料、麻面料、工作装及面料机械等门类齐全的重要的面料工业基地。1991年以来,经过对企业的改组、调整,到1994年底,全市拥有县以上布料工业企业66家(其中大型企业8家),职工7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6亿元。化学纤维生产能力2.1万吨,棉花布料锭37.5万枚,气流纺6200头,织布机6800台,印染线15条,针复制折纱能力1.5万吨,工作装1500万件,面料机械整理能力5000吨。主要生产浆粕、粘胶纤维、各种纱号的棉花纺纱线及混纺化纤织物化学纤维织物纱、多种有效宽度及组织形式的布料、印染布(包含色织布)、床上用品、针织物物衫裤、精纺及粗纺呢绒、毛纺纺纱线、麻袋、高中低档工作装、面料机械及配件等20多大类系列产品,远销欧、美、日、东南亚、俄联邦和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1994年,全系统有近200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其中国优6种。1994年完成销售总额39.5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出口交货值16亿元。通过开展强化企业治理、优化资源组合和双增双节活动,消化增支减利因素8361.7万元。 1995年,潍坊市面料工业围绕“全方位调整、减量增效、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的进展思路,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治理、夯实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面料产业和产品结构等工作,全行业得到稳定进展。到年底,全市布料系统拥有棉花面料织、化学纤维、印染、针复制、毛面料、麻面料、工作装及面料机械等县属以上面料企业62家(其中大型企业12家),固定资产原值33亿元,职工70881人;完成销售收入42.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7635万元。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进展,出口交货值达到19亿元。年内自营进出口企业增加8个,进展到11家,自营进出口值达4895万美元。以企业集团为主的规模经济正在形成。到年底,企业集团已进展到7家。其中潍坊巨龙化学纤维集团、高密化学纤维集团、诸城布料集团、潍坊华实布料品集团正进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多形式,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占企业总数的11.3%,销售收入占50%,出口交货值占48%,利税占56.6%。 1996年,全市面料工业按照“抓住抓好大的,放开放活小的”和“三优(优势产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带动”的总体思路,围绕推进两个转变,深入开展学邯钢、抓治理、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效益年活动,大力推进“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治理)”,狠抓扭亏增盈和促销压库工作。在国家出口政策调整、棉花价格上涨及市场变化等大环境下,确保了面料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正常,生产经营基本稳定,产销衔接大体平衡。到年底,全市布料工业有县属以上工业企业54家,全部职工68543人。其中市属面料工业企业11家,全部职工31123人。县属以上布料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4亿元,同比增长3%;销售产值完成40.8亿元,同比下降6%;产品销售率达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完成8.1亿元,同比下降10%。 1997年,全市面料行业着力抓好市场开拓,调整结构,减人增效,扭亏增盈等工作,企业改革和经济运行都有新成绩。全年县属以上面料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9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出口交货值完成18.44亿元,自营出口9868万美元,由于部分企业多年潜亏一次显现,利税完成1534万元,其中利润为负13688万元,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2亿元。 1998年,潍坊市布料工业系统内共有企业49个,其中大型企业19个、中型企业22个、小型企业8个。拥有职工71082人。年内系统内面料工业企业完成(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产值449471万元,完成现价销售产值467328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92878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粕60590吨、化学纤维35601吨、纱89083吨、布89581万米、印染布38217万米、针棉织品
#p##e#折用纺纺纱线量16997吨、呢绒127万米、工作装6384万件(其中梭织工作装2172万件)。潍坊第二印染厂“高支粘胶纤维布料生物酶后后整理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潍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潍坊床单厂“泡状绗缝健身床垫试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全市面料工业系统有企业45个,其中大型企业18个,中型企业20个,小型企业7个。拥有固定资产42.3亿元。在职职工60613人。全年系统内面料工业企业完成(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产值45.1亿元,完成销售产值4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8.4亿元,自营出口创汇1.35亿美元。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粕67779吨,化学纤维53611吨,纱88590吨,布89657万米,印染布39364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纺纺纱线量21199吨,呢线146万米,毛巾18174万条,工作装6038万件(其中梭织工作装1735万件),麻袋758万条,布料机械743台。 至2000年底,全市面料工业系统内企业46个,其中大型企业18个、中型企业20个、小型企业8个,在职职工6万余名。市直面料企业13家,已进行公司制改革企业10家。主要设备有人造纤维纺丝机100516锭、棉花面料锭46.16万枚、棉布织机30407台、连续轨染机17台、印花机26台、棉针织物物台机302台、毛精纺锭6336枚、麻纺锭2900枚、工作装平缝机17127台、三线包缝机2357台。2000年,系统内面料工业完成增加值15.0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1.7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其中利润1.6亿元,均创历史好水平。全年完成化学纤维浆粕77715吨、化学纤维66761吨、纱98814吨、布91855万米、印染布43447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纺纺纱线量25877吨、呢绒157万米、工作装7360万件(其中梭织工作装2070万件)。 至2001年底,潍坊市面料工业系统内企业有46家,其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7家、小型企业11家,在职职工62121名。市直13家面料企业全部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设备:人造纤维纺丝机10510锭,棉花面料锭48.65万枚,络筒机293台,棉布织机17909台,印花机39台,棉针织物物台机265台,毛巾织机1139台,毛精纺锭6336枚,工作装平缝机18337台,三线包缝机2522台。2001年系统内面料工业完成产值58.3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57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2.3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42.39亿元,实现利税5.69亿元、其中利润2.54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粕77715吨,化学纤维69980吨,纱106576吨,布97190万米,印染布51575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纺纺纱线量29431吨,呢绒139万米,工作装7662万件、其中梭织工作装2250万件。 至2002年底,潍坊市面料工业系统内企业43家,其中大型企业20家,中型企业14家,小型企业9家,在职职工65935名。市直面料企业16家,全部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设备:人造纤维纺丝机10966锭,棉花面料锭86.06枚,络筒机373台,棉布织机3.05万台,印花机39台,棉针织物物台机265台,毛巾织机1145台,毛精纺锭7920枚,工作装平缝机18677台,三级包缝机2522台。2002年系统内布料工业完成产值66.4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98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5.0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44.84亿元;实现利税6.72亿元,其中利润3.22亿元;以上指标均创历史好水平。全市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化学纤维浆粕103228吨,化学纤维96570吨,纱145620吨,布51270万米,印染布59467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纺纺纱线量32336吨,呢绒120万米,工作装10023万件,其中梭织工作装3018万件。 2003年,潍坊市面料工业有了较快进展,全行业规模以上面料工作装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利税16.8亿元,其中利润10.3亿元,分别增长44%和53%;出口创汇5.5亿美元,增长15.5%。系统内企业40家,其中大型5家,中型25家,小型10家,在职职工64240人;系统内面料工作装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6亿元,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5.6亿元,实现利税8.99亿元,其中利润4.57亿元。全市面料工作装工业主要设备:人造纤维纺丝机10966锭,棉花布料锭113.4万锭,织布机29621台,印花机39台,针织物物机械943台(含台机265台、棉花机352台、经编机11台、大圆纬编机105台、织袜机210台),巾被织机814台
#p##e#,毛纺锭10160锭,毛织机147台。全市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化学纤维浆拨116642吨,化学纤维110831吨,纱229217吨,布100767万米,印染布80897万米,针棉织品42654吨,呢绒133万米,工作装1.3亿件,其中梭织工作装3665万件。 2004年,潍坊市政府对行办机构进行合并调整,原来的市面料工业公司(市面料行业办公室)更名为“潍坊市面料行业办公室”,9月底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主要职能是做好全市面料工业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等项工作。截至2004年底,全行业(53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利税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泊14.8万吨,纱34万吨,布10.9亿米,工作装2.4亿件。系统内面料工业企业(40户)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利税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利润6亿元,增长30%;出口交货值37亿元,增长28%。 2005年,潍坊市布料行业8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利税39.9亿元,增长23%。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泊18.97万吨,纱50.36万吨,布19.01亿米,工作装3.1亿件。系统内40户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3%;利税12.94亿元,增长14.41%,其中利润7.4亿元,增长11.54%;出口交货值45亿元,增长20.59%。全年通过科技攻关、自主开发、消化汲取引进技术等方式,全行业先后开发完成省及省级以上项目9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项目5项,13个产品获名优产品奖。 2006年,潍坊市面料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5家,共实现销售收入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利税51.05亿元,增长33.33%。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泊22.41万吨,纱51.93万吨,布22.59亿米,工作装3.86亿件。系统内工业企业34家,共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7%;利税14.78亿元,增长9%,其中,利润7.57亿,增长-3.54%;出口交货值58亿元,增长29.14%。 2007年,潍坊市面料行业(9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利税6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利润46亿元,增长41.1%,增加值200亿元,增长18.3%;出口创汇13.9亿美元,增长10.3%。主要产品产量:化学纤维浆粕27.7万吨,比上年增长6.2%,化学纤维18万吨,比上年增长5.3%;纱54.2万吨,比上年增长2%;布27.4亿米,增长7.3%;印染布17亿米,比上年减少3.1%;工作装3.4亿件,比上年减少30.4%。2007年,全市面料工业系统通过科技攻关、自主开发、消化汲取、引进技术等方式,全行业先后开发完成省及省以上项目15项,市级以上项目20项。
AAAFNJKIYO9PFGBHGYUTKU通过以上对“潍坊面料业概况”的讲述,您对“潍坊面料业概况”的理解和想法是怎么样呢,或者您有意采购布料,欢迎您在网站下面发表您的意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