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在中国东部的上海地区流传着这样有一首儿歌:“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儿歌唱的是生活在700多年前元朝时期黄道婆的故事,是她创造了手工棉织布技术,使上海地区一度成为中国的布料中心。如今,在黄道婆的家乡乌泥泾,她留下的手工棉花布料织技艺还在传承,而且已经被中国文化部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79岁的康新琴老人,是黄道婆创造的古老手工棉花面料织技艺传承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为黄道婆看护墓地并教徒弟织布的技术,以传承手工棉花布料织技艺。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康妈妈都会按部就班地来到黄道婆纪念馆,开始她全天的工作。记者去的当天,康妈妈由于身体原因回家休息了,她的女儿王美芳向记者谈到,为黄道婆扫墓是康妈妈每天的必修课。“康妈妈每天扫扫地啊,扫地扫好了就进来纺纺纱,教她们(康妈妈的徒弟们)怎么纺,一点点教她们。”
纪念馆讲解员杨丽影,她也是康妈妈的学生之一。她说:“原先我们都不会的,全是康妈妈教我们的。我们在这里的人都要学会的,不会不行。”
黄道婆的织布技术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关键就在于她的织布效率高,她制造性地改装了纺车,把之前纺纱用的的纱锭由一锭增加为现在的三锭,这就使得纺棉的效率大大提高。她还引进了轧棉的“搅车”,这就完全改变了当时用手剥棉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状况,她还就地取材,用竹子来制作弹弓和弹槌,这样接触的棉絮就比较多,而且较于木制的弹弓重量更轻,操作简便快捷。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康妈妈说:“织布是外婆传给娘,娘传给我,一步步传下来的。以前每个村庄,每个人家都有的,要做了卖的。织布的过程需要买籽,种棉,纺纱,织布,一点点弄出来的。以前轧棉去籽都是用手拨出来的,然后在轧出来。现在就用压榨机轧出来的。”
据传听,黄道婆在创造了面料技术后,便倾其全部、毫无保留地把面料技术传授给邻里乡亲,使得当时的松江府成为全国棉花布料织的重镇,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美名,更以“衣被天下”而为世人所称道。上海人不仅是黄道婆的后人和受惠人,更应该是黄道婆技艺和精神的传承人。康妈妈的徒弟李晓明阿姨谈到来纪念馆学习织布时,像孩子般讲起自己儿时的回忆:“我们小的时候上学课本里就有关于黄道婆的一节课。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佩服黄道婆,因为黄道婆她一点背景也没有,但她的故事能流传下来,这是很宏大的,这全是靠她的勤劳的双手,聪慧的智慧,对国家做出贡献,所以我从小就觉得黄道婆很了不起,希望有机会能接触下。”
随着现代面料工业的不断发达,黄道婆留下的民间面料技艺一度被大众所冷落。康妈妈她们却执着地认为,传统的手工艺技艺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应该会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来学习。但就目前来看,前来学习的学生人数很少,年轻人对传统技艺也不感兴趣,这使得康妈妈非常担忧。她说,要是有人情愿来学,可以免费教给他们技术。康妈妈的徒弟李阿姨也呼吁,希望媒体和舆论能够更多地宣传民族技艺,不要让它就这么沉没在市井民间,要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觉得这个宣传的力度不太够,因为我也有个女儿在海外,她们对这方面就不太了解,其实也应该增加国际的影响力。”
对于爱护这项民族珍宝的行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表示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爱护乌泥泾手工棉花布料织技艺的责任在于整个社会,我们不能单独地依靠某一种力量使得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而关键是在于民众对于它的了解、认知和接受。他说,爱护和传承乌泥泾手工技艺的关键,就是要多领域的通力合作:“首先,政府方面要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护工作,认识它的重要意义,同时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乌泥泾棉花布料织技艺进行爱护,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加大对硬件设施,如纪念馆、博物馆的资金投入;其次,媒体方面要着力宣传,提高了民众的自主爱护的意识;第三,学者们要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挖掘黄道婆遗产当中的精神的内涵。”
如今,上海正在把对传承人的爱护落在实处,如对传承人生活、工作条件提供物质保障;由项目爱护单位和传承人共同协商收徒,完可能保存原始资料,提供技艺复原的可能等。希望在像康新琴这样执着的老艺人的带动下,乌泥泾手工棉花面料织技艺这项传统技艺,能再度焕发青春的活力!
AAAE4T45UY75TERT5Y4375JTY通过以上对“上海乌泥泾手工棉花纺织织技艺”的讲述,您对“上海乌泥泾手工棉花纺织织技艺”的理解和想法是怎么样呢,或者您有意采购布料,欢迎您在网站下面发表您的意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