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无PVA上浆的现状及发展(三)
城南二哥2021-03-25 11:41:56复合面料资讯785来源:复合布料_复合面料网
二.无PVA上浆的现状 (一) 取代PVA上浆的途径 自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1997年南昌浆料浆纱年会上,提出“少用和不用PVA”后,历届年会都作为主题之一来讨论。在中棉行协的推动下,各浆料供应商和纺织厂对不用PVA上浆重要意义都有清醒的认识, 在开发和应用取代PVA的各种新型浆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用以取代上浆用PVA的浆料大致有丙烯类浆料、聚酯类浆料、纳米助剂类、高性能变性淀粉等等。现就各类可以取代PVA上浆的浆料作分析比较于下: 1.1. 丙烯类浆料 用丙烯类浆料取代PVA的工艺路线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在西欧各国普遍采用,但在我国却直到2002 年的浆料浆纱年会上, 才看到用聚丙烯酯类浆料取代PVA试验成功的报告。但由于上浆成本大幅度增加,没有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可能。 1.2. 聚酯类浆料 运用“相似相溶”原理开发水溶性聚酯,用涤纶厂的废料制成的水溶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取代PVA,对涤棉和纯涤纶的上浆有一定效果。众所周知,聚酯同样是一种难以降解的高聚物,虽然用量较PVA有所减少,并且BOD/COD比值较PVA高, 所以仍然属较难降解的高聚物, 用一种难以降解的高聚物取代另一种难以降解的高聚物,这有违为了保护环境而提出不用PVA上浆的初衷。从目前应用水溶性聚酯上浆情况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A.仅能用于T/C和纯涤纶上浆,纯棉等纤维素纤维不能应用。 B.必须搭用部分PVA,无法实现无PVA上浆。 C.生物降解性倍受质疑,从近年来有关资料中的BOD/COD比值差异很大,低的仅0.054 高的达0.471。 这次无PVA上浆的优秀产品评选中, 应用聚酯浆料的工厂没有被评上无PVA上浆优秀产品。 综上所述的不足, 尤其是无法实现无PVA上浆这一点, 推广和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1.3. 纳米浆料助剂 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纺织浆料其原理与纳米复合材料相仿,对提高浆纱性能有一定作用。国内很多专家就纳米助剂用于上浆的机理和作用,使用效果分析等等,作了很多研究。但对人体的潜在伤害却很少有人提及,虽然这方面研究已超出工程学科的范围,而是属于毒理学的范畴。纳米颗粒用于浆纱与纳米复合材料有着质的区别,纳米助剂是在浆料溶液中加入,经过对经纱上浆后,浆料均匀地粘附在纱线周围,经纱在织造过程中,要经受到各种剧烈磨擦,粘附在经纱周围的部分浆料会脱落而散发到空气中,包括经过表面处理后不易抱团的纳米颗粒。由于纳米颗粒只比原子、分子大一点,很多纳米学者提醒人们,纳米颗粒可以通过皮肤表面进入血液,或通过呼吸进入气管和肺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2007年10月底,棉纺织信息中心在桂林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浆料浆纱技术研讨会”上获息,国内已有多家使用纳米助剂的织布车间工人,成批出现头痛等身体不适现象。为此我和江南大学俞震东教授写了“关爱纺织厂员工健康”,呼吁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纳米浆料助剂,并在中国纺织报刊登。但立即遭到纳米助剂生产厂的反驳,他们主要的观点是纳米颗粒小,一旦与淀粉等浆料吸附,并经高温调浆和烘燥,纳米颗粒已与淀粉结合成块状的淀粉纳米复合材料, 此时的纳米粒子已不再显示纳米活性,不可能在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但浆料粉尘中含有大量纳米颗粒被吸入肺部, 浆料经过一定时间会排出体外, 而纳米颗粒则留在体内, 这些纳米颗粒仍有极强的表面力和活性,甚至进入血液突破血脑屏障、血睾屏障等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科学家解思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性能和应用基础”首席科学家)在出席“第三届上海国际纳米技术合作研讨会”期间, 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纳米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开发使用不当, 纳米材料会产生危害。他又指出,侵害人体的途径之一就是纳米级的物质,容易被吸入肺内而对身体造成危害[9]。当今纺织厂员工的收入是各行业低,而劳动强度却高,还要在可能有害身体健康的环境下长年累月的工作,於心何忍? [参考消息] 曾报导:“人体吸入纳米颗粒后,要经过十几年后才出现病状,……”实在太可怕了。要是真的十几年后, 纺织厂成千上万员工大批出现这类病状, 各级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如何面对他们,?辞职、免职、进监狱对受害者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各级领导应该特别谨慎的态度,在没有彻底搞清对人体健康影响前,暂时停止使用纳米浆料助剂是明智的选择。奉劝各位领导,如果还在使用纳米浆料助剂,赶快停止使用,以防不测。 由于对纳米助剂对对人体伤害的认识存在分歧和争论,至今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它的危害性反比公认为危害健康但采取了防范措施的行业更为严重。如发达国家和地区把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板的玻璃纤维布的织造,转移到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我国,其重要原因是玻璃纤维织造车间工人只能工作一年,就必须更换新工人接替。据说直径只有5微米的玻璃纤维在高速喷气织机上织造,会产生大量看不见的玻璃粉尘,工作一年就离开这样的环境,才不至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 除上述安全性问题外, 在日常使用中还常见以下问题: A. 在常规的淀粉浆液中加入纳米浆料助剂后,成膜性变差,往往造成浆膜脆而碎[10],所以浆纱的浆膜完整度差,造成织造落浆落物严重, 织造车间空气中粉尘增加, 影响车间人员健康[11]。 B. 输浆浆管容易阻塞是令浆纱工序头痛的问题, 许多工厂就此而停止使用。 1.4. 高性能变性淀粉 早在1999年和2002年, 本人分别在河南新野[12]、安徽华茂[13]和山东鲁泰用EmsizeE19和EmsizeCP在涤棉产品完全取代PVA试验获得成功, 皆因上浆成本提高而无法推广应用。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无法把西欧的上浆理念和经验照搬,所以在1996年~2006年期间只能实现部份取代PVA。直到2006年底,针对中国国情开发出可以等量取代PVA的PR-Su后,才真正为中国实现无PVA上浆创造了条件。打破了PVA不可被取代的迷信, 同时也推动了国产高性能变性淀粉的开发热潮, 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变性淀粉的上浆性能,是实现取代PVA为有效,而且是经济的办法。2008年棉纺织行业协会和印染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评选出的19只无PVA上浆优秀产品,全部是用高性能变性淀粉取代PVA的, 决定变性淀粉能否取代PVA的关键是它的上浆性能,只有把变性淀粉的上浆性能提高到与PVA相近,甚至超过PVA,才能做到真正完全取代PVA。目前浆料市场提供的高性能变性淀粉中,大部份仅可在中低档纯棉产品上取代PVA, 只有极少数牌号能全面达到上述要求。自2006年年底推出PR-Su以来, 已在全国很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和好评, 尤其是国内大型纺织企业已经大量使用。2007年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的50强,除单纺厂外的38家有织造的企业,已有31家在使用,占82%。 随着升级版PR-Su的推出,其上浆性能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浆膜的耐磨性,在PR-Su与常规变性淀粉1:1混合后的浆膜耐磨性,已超过纯PVA的浆膜耐磨性。这是浆料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我国全面推行无PVA上浆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委托江南大学和东华大学的测试数据列表7[14]: 就升级前后织造落物的减少, 江苏利泰和泰州世纪天虹做了专题对比试验, 普遍反织机运转情况略有好转,而织造落物有显著减少。试验结果列表8 表8: 另有部分工厂反映,打慢车回潮率过低对织造生产的影响较原来减小,机台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效率差异缩小,这与浆膜性能提高有着密切关系。 AANHGMKJLOI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