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羊绒是什么(所谓奢侈之品质羊绒)
你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才是奢侈?
法国人对奢侈有这样一种描述:在大仲马名作《基督山伯爵》中,基督山宴请宾客使用了两种鱼,是来自伏尔加河里的小蝶鲛和富莎乐湖里的蓝鳗,对于十七世纪的运输条件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于是来自法国贵族阶层的宾客们也无不称奇。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贫穷限制想象”,乍一听有几分道理,但事实上这句话的逻辑是本末倒置的。在奢侈品行业中,从业者们无时无刻都在挖空心思做一件事,就是把人们想象不到的东西塑造成消费品。他们寻找稀有动物纤维,将昂贵的阿拉善山羊绒、印度苏文棉纺成纱线布匹,在面料上绣上金线与宝石,让好的工匠手工缝纫,进行上千次的调色配色,只为呈现出这种想象外的诱惑感。
想来也容易理解:人们在面对自己想象力之外的事物时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像是具有魔力的调味剂,让人们将感官放大,给予感官体验附加值,这种附加值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奢侈。
在触觉上同样如此。
人类总在追求极致的触觉,公元前六千年前,人类开始采集羊毛,公元前五千年前,人类开始种植棉花,公元前三千年前人类开始纺麻,现代工业带给人类化学纤维与纤维素纤维,各种纤维又通过日新月异的纺织技术纺成不同的面料。在纺织的历史中,人类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璀璨的历史,而对于肤感来讲,人类从未停下追求极致肤感的脚步。为此,人类开辟商路,进行贸易,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于是在公元114年左右,一条以丝绸为名的商路开辟了,来自亚欧大陆两端的商人为了同一份清凉丝滑的肤感穿越七千多公里,也将让丝绸这种被冠以纤维皇后的美名,享誉全世界。
同样是来自亚洲的珍贵面料,羊绒也由次南亚大陆的克什米尔地区经由丝绸之路传递至世界各地。羊绒的轻盈、柔软、蓬松令人一触难忘,一时间风靡欧洲贵族阶层,乃至于法国约瑟夫皇后——史上早也是成功的带货女王都成为了其忠实拥趸。
但你是否可以想象,有一种面料贯穿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将羊绒与桑蚕丝纤维融而为一,使其同时兼具羊绒与丝绸的优点:不仅柔软蓬松,又具有桑蚕丝的爽滑与光泽度。触感新颖独特,不似任何一种传统面料,上身体感又极为特殊。
这种面料就是丝羊绒。
日常穿衣我们普遍会觉得透气性和保暖性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很少有面料能像丝羊绒一样二者兼顾。羊绒纤维具有中空的特性,会在纤维中形成锁温的“静止空气层”。因此相较于其他面料,羊绒织物更轻盈更保暖。而蚕丝纤维上布满微小的气孔,因而蚕丝面料肤感尤为透气凉爽。丝羊绒面料就将二者优势融合,穿在身上能够保持体表在舒适的温度环境。
换季季节的着装常被我们忽视,春秋时节总伴随着我们对穿衣的将就,而将就很多时候就会变为狼狈。穿得太厚会闷热、穿得太薄会受凉,尤其在一些特殊场景——像冰冷的机舱内、冷气过足的商场里、抑或是每一个公共场合的空调房。
只要是在空调房,就会上演“遥控器战争” 。战争的双方是以对温度更为敏感的女性为主的怕冷党,和爱出汗的男性为主的怕热党 。
怕冷党罗列出面肌瘫痪、肩周炎、热伤风等一系列让人惊悚的字眼据理力争,但从来争不赢怕热党,因为怕热党有一条无懈可击的论点:怕冷可以加衣服,怕热总不能脱衣服。
也许,我们渴望的只是那么一点不多不少的温度。而丝羊绒也就为此而生:既有高级成衣的体面,也有适应各个场合的广泛搭配度;既不会在气温骤降时不够保暖,也不会在天气逐渐炎热时不够透气;它有着恒温透气的实用特性,也作为奢侈的天然面料瑰宝,令人一触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