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纺织省份出台措施明确纺织发展目标
近日,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江西省提出了《2022年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安徽省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省发展纺织业的近期和远期规划,以及利好纺织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多项措施。
安徽
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纺织业
近日,为做大做强安徽省纺织工业,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安徽省纺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工业互联网平台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全国知名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中心、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全国纺织服装发展重要增长极。《规划》在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三个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任务。
《规划》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一是实施创意设计提升工程,推动设计时尚化。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建设一批高层次企业创新设计载体,打造一批服装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创新协同化。加快高科技新产品研发,着力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自主品牌培育工程,推进品牌知名化。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加快推进标准建设,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四是实施产业链融通工程,推进资源平台化。统筹推进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嵌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共建共用。五是实施数字赋能升级工程,推动生产智能化。加快智能制造升级,加快行业新模式推广,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六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工程,推进产品高端化。积极推进纺织绿色制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七是实施行业规模壮大工程,推进产业集群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坚持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山东
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入“十强”产业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有关同志对《山东省“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山东现代轻工纺织产业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7.6%,产业基础好、规模大,是山东优势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介绍,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加大政策保障供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培优培强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的坚强决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山东省工信厅编制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今年将重点抓好六大行动,推动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业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行动。抓好“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政策、资源集聚,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加强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力争早投产、早见效。梯次培育产业链关键企业,遴选培育10家左右支撑带动力强的集群领军企业,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20家以上。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专场对接活动,推动卡位入链、融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提速行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持续发力,力争在无水染色关键工艺等方面实现一批重大技术突破。新建一批创新载体,高标准建设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壮大10家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力争新培育1家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进一步夯实研发创新基础。
开展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行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业深度应用,用好云服务券政策,支持打造行业典型应用场景,争取新增1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场景。深入推进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顾问+雇员”式服务,推动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水效“领跑者”行动,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节水型企业。
开展稳市场扩消费行动。深入推进“三品”战略,办好“省长杯”工业设计纺织服装大赛等重大赛事,支持企业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展会。借助“一带一路”及RCEP实施契机,拓展国外新兴市场。通过“流量券”补贴方式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山东制造网行天下·拓展年”行动,推动“产供销”触网蝶变。
开展产业集群升级行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青岛智能家电“雁阵形”产业集群,争取培育2个“雁阵形”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10个高质量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以推进集群公共平台建设为重点,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活动,推动增强集群协作配套能力。
开展人才强企行动。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加快引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备一流水平、引领创新跨越发展的产业领军人才。组织开展行业精准对接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打造有实力的产业队伍,培育5个公共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强化在岗职工技能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开展六大行动的同时,还将建立完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强化金融保险支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培育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0家以上,努力打造全国具有较高区域影响力的集群品牌40个、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200个、具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终端消费品牌500个,奋力实现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品牌化程度持续提高、产业生态持续完善的发展目标。
江西
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
江西省日前印发《2022年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再次明确2022年纺织产业发展目标,提出要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
在产业发展目标方面,2022年,江西省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600户,营业收入2200亿元,利润160亿元,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共青城市、青山湖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0亿元,德安县、于都县、万年县力争突破200亿元,9大产业集群纺织经济总量占江西省比重70%以上,壮大产业集群;行业新增10个以上江西名牌产品、2个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完成10个智能工厂建设及20条以上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发展质量。
在具体工作任务方面,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等平台中选取一个作为核心平台,联合恒天(江西)纺织设计院、江西服装学院等机构,组建纺织服装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
二是加快数字赋能。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资金渠道,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智能化设备在行业的推广应用。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认真执行印染、粘胶和再生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等,加强对企业的用能、用水和排污监管,推广数码印花等无水少水染整、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制浆及新溶剂法纺丝等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
四是完善产业生态。支持江西省纺织服装特色园区尤其是共青城市、于都县、万年县、德安县等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机整体。推进国家纺织面料馆江西分馆、省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赣南(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五是推进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销活动,通过布展、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唱响“新江西·新时尚”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鸭鸭”、“恩达”等品牌为重点,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推动现有品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是壮大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兼并重组、优势互补等方式做大做强赛得利(中国)、赢家时装、江西卫棉等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力。做优昌硕纺织、三江超纤等“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突出产业特色。健全项目定期调度、推进等机制,推进金鹰(江西)产业园、均安(于都)牛仔制造产业园、新奕隆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七是加强人才保障。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以订单班、定向班等方式,定向培养一批优质人才。以江西服装学院与于都县为重点,推动开展校地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八是举办对接活动。继续举办2022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等活动,开展一批技术对接、产融对接、行业专场招聘等活动,打通产业发展堵点,营造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除了《2022年江西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以外,今年以来,江西省就密集出台了《江西省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重点方向汇编》、《江西省推动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工作机制》、《江西省制造业基础再造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进一步巩固江西纺织服装等产业竞争优势。
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贯南北,江西省位于长江以南地区,北接长江经济带,东接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南连珠三角大湾区,中间与武汉、长沙共建“中三角”。数据显示,江西省经济增速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西经济增长稳定恢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2.95万亿元,增长8.8%。2021年江西重点工业产业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仅纺织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超1000亿元。
江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链长制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出台,正在不断放大江西省纺织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助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国方阵。
AAA功能性面料网JYUIYFH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