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面料资讯 第2787页
-
浙江纺织企业:由“兵来将挡”到“棋高一招”
抢先一步、棋高一招的创新能力,使浙江很多中小企业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年纺织行业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浙江嘉兴的老牌企业——越龙提花织造有限公司仍然保持了7%以上的利润率。事实上,他们还有信心赚更多的钱 牛奶大豆和布料,这三个词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我告诉您,这种布料就是用牛奶和大豆做的,您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信口开河。这种布料,在浙江的这家企业马上就要投入批量生产。 因为这种舒适、透气、手感好的双蛋白纤维面料目前全国只有越龙一家有能力生产,...
-
纺织产业渐离“仿造”,从“制造”到“创造”
纺织产业是绍兴的“母亲产业”、支柱产业。市委书记张金如在今年7月的全市纺织印染行业发展情况座谈会上指出:绍兴的产业特色在纺织业,工业基础在纺织业,要坚定提升发展纺织业信心不动摇,着力抢占纺织业发展制高点,努力再创发展新优势。 这些年,绍兴纺织业可谓“内忧外患”不断:各地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新兴纺织品市场的兴起,多多少少给一直引以为豪的绍兴纺织业和中国轻纺城带来冲击 国际市场上曾出现的美国特保、欧盟设限等不利因素,也让绍兴纺织业和整个中国的纺织产业一起遭遇过外...
-
淡季效应明显 7月纺织产量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我国纺织市场淡季效应明显,市场成交量下滑,各品种纺织品的产量也受到影响。相比6月份,无论是纱线的产量还是布匹的产量均较前一月有小幅下降,其中产量环比跌幅大的要数混纺纱了,当月混纺纱产量为21.06万吨,较上月减少了3.05万吨,环比下降12.65%。 根据对近几年纺织行业产量的对比发现,7月份这个时候是一年中各纺织产量的一个低点,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恰逢市场淡季,市场销量降低,而此时也正是夏季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限电情况较为突出,工厂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资金问...
-
中国轻工制造:奥运村里的新宠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过去了8天,中国军团“红配黄”的礼服造型还在网上热炒。 “可别小看这件礼服,为了透气,当初设计的时候可是采用了大量高科技纤维合成技术,至少有5项新技术是次使用。”礼服设计企业恒源祥的品牌中心总监李巍透露,中国军团6500件上衣和11000条裤裙耗用面料34385米,每个人都是量身定做的。 走进奥运村,不需要看胸前的身份牌,光从着装颜色就可以轻松分辨裁判员和运动员:中国队运动员男装是“中国红”,女装是“国...
-
鲁泰集团:“创意”才是生存法宝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这是鲁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纺织行业的发展面临重重不利因素时,鲁泰A却依靠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在纺织业实现了由“制造”到“创意”的华丽转身。 作为中高档色织布生产的龙头企业―――鲁泰A今日发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完成出口创汇2.1亿美元,创造营业利润3.7亿、净利润2.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00%、24.41%、54.37%、38.46%。喜人中报的...
-
[新棉上市]河北棉花丰收 能否让棉农增收?
转眼已是8月,再有1个多月,新棉就将上市。 据河北农业调查总队调查显示,今年我省棉花播种面积为1016.4万亩,和去年基本相当。省农业厅经作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雨水和光照均比较充足,适合棉花的生长,总体气象条件有利于棉花发育,如不遇大的气象灾害将又是一个丰收年。 棉花丰收,能否让棉农增收?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纺织行业生存困难,棉花需求减弱,价格上涨乏力,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成本等投入增加,很可能造成棉农增产难增收。 据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韵杰介绍,公司...
-
天竹纤维带来利润 也让企业持续发展
保定中纺依棉纺织有限公司是中国中纺集团下属的国有独资纺织企业,以针织纱、特种纱和高档面料享誉业界。企业现有纱锭10万锭,国产织机1500多台,进口织机200多台,年生产纱1.4万吨、布7000万米。在国内棉纺织企业中,保定依棉首家通过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STA–DARD100认证,并从2001年开始连续4届成为“国家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保定依棉是我国早使用天丝、莫代尔等纤维素纤维的企业,多年的积累使公司在新型纤维的研发上拥有了多方位...
-
从盛泽50指数看纺织业发展趋势
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节节走高,银行利率上升的环境下,纺织业等传统的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今年以来,社会各界唱衰纺织业的声调明显增多。对于盛泽这个重要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一些媒体甚至做出了“大批企业亏损、停产、倒闭”的负面报道。但笔者通过研究今年上半年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尤其是盛泽50指数发现,在纺织业发展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盛泽地区具一定生产规模的优质企业,通过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开发附加值高的差异化...
-
工信部拟推新政促纺织企业“品牌化”
国家对于纺织行业的扶植政策似乎从未间断过。 8月1日起,期盼多时的上调纺织出口退税新政开始实施。显然这可以给一部分出口企业带来短期利好,但升值预期、成本上升和资金等根本压力仍在继续困扰企业。 据海关总署新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003.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67%,出口增幅继续呈现放缓迹象。 21日,记者通过权威渠道获悉,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扶植政策引导服装品牌建设。 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处处长、现中国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樊敏接...
-
中国家纺之十变
近几年,中国家纺行业一直在“双高”(高成本、高风险)的环境中,在“冷”与“热”(冷产能热科技、冷高耗热节约、冷加工热品牌、冷同质热创新、冷摩擦热协同)的博弈中,坚持创新中求发展,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以实现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尽管近来中国家纺产业集群、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利润下降、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等等,还要面对后...